★【看見她們真實樣貌的肖像】
多年來,艾斯特.露絲.姆巴巴齊都遵照「牆壁上的蒼蠅」的攝影原則,徹底隱身起來,絕不干預現場。在2019年,這位28歲的烏干達攝影師卻因為一次機緣,進行了與這個原則背道而馳的拍攝計畫。
當時姆巴巴齊聽說了位於烏干達北部小城市的職業與社會中心──古魯身心障礙女性聯盟。在那之後的一年間,她總共去了古魯四次,拍攝她在那裡遇到的女子:少了一條腿的地雷倖存者、有四個孩子的聽障者,以及視障音樂家……
★【探索傳承】國家地理創始家族幕後的故事,本身就是一場無畏的探險。
圖說:吉爾伯特.M.葛羅夫納在1980年代帶領了一場全國性倡議行動,改善全美學校的地理教學。
吉爾伯特.M.葛羅夫納在2010年以國家地理學會主席的身分退休,也結束了傳承五代、122年的家族經營管理工作。他一如往常謙虛,「我已經完成了我的工作,」他說:「現在該輪到別人了。」即使讀的是常春藤名校、還擁有他外曾祖父亞歷山大.格拉漢姆.貝爾從前在新斯科細亞的避暑別墅,葛羅夫納仍一直是個低調的人。曾有一位記者寫道,有一次他帶著花生醬果醬三明治上飛機,而且身上穿著「便宜得醒目的西裝。」但他低調的形象,其實掩蓋了他和家族的貢獻,是他們協助國家地理成為如今這個指標性的多媒體帝國。國家地理學會創立於1888年,目的是「增進與普及地理知識」,這個組織在葛羅夫納任職期間,擴展到電視、電影、書籍、兒童出版和數位媒體領域。它還延伸觸及外語讀者,並使地理教育重回美國的課堂──這項成就讓葛羅夫納獲頒總統自由勳章。
在新回憶錄AManoftheWorld(「世界之人」,暫譯)中,現年91歲的葛羅夫納闡述了在國家地理這樣的家族企業中成長是什麼感覺,還有國家地理學會的任務為什麼前所未有地重要……
★【世界之最】我們年度名單上的旅遊景點要能夠教育和啟發人心,並帶來連結與驚奇。
●《社群》《希臘~佐澤卡尼薩群島》希望能促進經濟需要的觀光業及其造成的環境壓力之間取得平衡。
●《自然》《波札那~圖里風景區》波札那廣闊的國家公園持續面臨盜獵等一連串的威脅。
●《文化》《寮國~龍坡邦》列車可望擴大國內觀光市場,但票價和對中國持續增加的債務,卻引起不少爭議。
●《冒險》《祕魯~喬克基勞城》這個馬丘比丘的姊妹城市規畫了新的基礎設施,預計可提升觀光人數。
★【聚集在岩岸上】聚集在岩岸上談情說愛的海鳥
《冠小海雀》這種海鳥原生於北太平洋,成群生活在無冰水域,並在海岸和懸崖上築巢。儘管目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冠小海雀列為「無危」,牠們的數量仍受到了入侵掠食者和氣候變遷的影響。
36年來,生物學家伊恩.瓊斯一直在研究冠小海雀(Aethiacristatella)。這種小型海鳥成群地生活在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之間的海域,在偏遠島嶼的岩岸上築巢。每年春天,牠們的求偶現場就好似喧鬧、肉慾的泳池狂歡派對。瓊斯在這些海鳥的繁殖季中觀察了牠們的樣貌、聲音、氣味和動作。他形容:「就像1960年代風格的戀愛集會。」
★【封面故事延年益壽的科學】藉助尖端科技,科學家得以揭開人類衰老的奧祕,同時尋求減緩甚至逆轉老化的藥物。
廣泛用於預防器官移植後排斥反應的雷帕黴素,能夠將中年小鼠的預期壽命延長達60%。還有一類統稱為抗衰老藥的藥物,有助於老年小鼠在其他同齡小鼠死亡後仍維持活力好長一段時間。除此之外,控制糖尿病的二甲雙胍、口服降血糖藥阿卡波糖、嚴格的卡路里限制,以及其他大約90種方法――根據一位生物技術投資者的統計――都能大幅增加小鼠的壽命,讓牠們持續在實驗室的籠子裡活蹦亂跳。目前抗老研究的最新方向是重新編程老舊細胞,使其回復到更年輕的狀態。
「如果你是一隻老鼠的話,那你很幸運,因為現在有很多方法可以延長你的壽命。」分子生物學家辛西婭.肯揚說;她在數十年前的開創性成就,催生出今日的研究熱潮。
「而且長壽的小鼠看似活得很開心。」那我們呢?科學家能為人類延長多少年壽命?這類研究應該要有限度嗎?在1900到2020年間,人類的預期壽命已經增加了一倍以上,達到73.4歲。但這樣的大幅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:慢性病和退化性疾病也跟著大量增加。老化仍然是癌症、心臟病、阿茲海默症、第二型糖尿病、關節炎、肺病以及幾乎所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最大風險因素。如果長壽只是意味著要延長體弱多病和依賴他人的日子,很難想像會有人想活得長命百歲。
不過,要是這些小鼠實驗能夠促成新藥研發,清除體內造成許多老年健康問題的分子和生化殘留物,或是能夠減緩甚至防止這些有害殘留物的累積,就會有更多人能在八、九十歲時仍無病無痛,讓長壽不再是苦樂參雜的一件事……
★【拯救人見人愛的海牛】幾十年前,美國佛羅里達州這些溫馴的海洋哺乳動物面臨了滅絕危機。人們團結起來施以援手,海牛數量因此回升。然而,近期海牛大量死亡的情況令人擔憂。
★【木斯塘國王】喜馬拉雅山區的木斯塘王國一度禁止外人進入,如今已經對世人開放……
圖說:在尼泊爾北部荒蕪高原深處,一座佛塔提醒旅人,開悟是有可能的。隨著一條新闢的道路將外在世界帶到昔日的木斯塘王國,木斯塘已無正式名分的國王擔心他的人民會失去原本的生活方式。
可是它獨特的文化,以及珍貴的古西藏文物,抵擋得住未來的變化嗎?
圖說:木斯塘傳奇古都珞曼塘的圖千寺內,僧侶們正在做早課。幾個世紀以來,修行制度一直是藏傳佛教與教育的基礎,可是現在願意進寺廟修行的年輕人變少了。
國王身穿褪色的牛仔褲和綠色刷毛外套,站在數百年歷史的王宮內一間天花板低矮的房間中央。一邊念經,一邊規律地撥著念珠。四周的牆壁以及支撐下陷屋頂的木柱,都飾有繁複的佛像畫,有些身穿金色長袍,喜樂地斜倚著,有些則手中持劍、火焰環身、憤怒咆哮。
時間是10月中,這座隱身在喜馬拉雅山北緣貧瘠山麓的王宮裡冷風颼颼,冰冷的泥土牆暗示著冬天即將到來。
從窗戶望出去,可以看到歷史長達600年、有護城牆的珞曼塘,這是尼泊爾傳奇的木斯塘地區的古都,距離中國邊界只有15公里。櫛比鱗次的刷白泥磚屋及夯土建築在下方延展。煙霧從屋頂裊裊上升,一叢叢綠毛楊在午後的微風中閃閃發光。往東南的方向,卡利甘達基河的支流像扇子般在河谷展開,流向白雪皚皚的山峰組成的壯觀山壁。
從前,像我這樣的外國人不可能看到這個景觀。在20世紀大部分的時間當中,尼泊爾政府嚴格控管外人進入木斯塘。可是現在,國王帶我來到他那棟逐漸敗壞的王宮,看見他的王國在現代所面臨的眾多挑戰之一……
★【翻轉傳統的滑板女子】
圖說:25歲的瓦拉.莫迪娜參與的女子滑板團利用表演來促進原住民身分認同,她讓兩條辮子懸在半空中拍照。在有原住民血統的人口占了一半的國家,這個髮型代表了驕傲和賦權。